9月9日,我校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冯时作题为《西水坡文明与上古宇宙观》的专题讲座。冯时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与世界古文明比较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与天文考古学,旁治商周考古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民族古文字学、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280余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天文考古学》《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尚朴堂文存》等。
新疆政法学院党委书记任长义,校长陈旭东,副校长魏建华、纪委书记马智群、副校长马召伟,校长助理祁欢,校长助理向前出席本次讲座。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全校教师参加,学生们通过流媒体和钉钉群观看直播。讲座由副校长万朝林主持。
万朝林在主持中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冯时教授通过对发现于河南濮阳西水坡原始宗教遗存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天文作为文明之源的事实,重建了上古先贤以对天人关系思考为核心的宇宙观。
讲座伊始,冯时教授首先向大家阐释了一系列关于天文学的典籍,如《尚书•尧典》中:“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等,冯教授指出,上古时代古人通过天文观测以察农时,故从农业起源而言,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传统文化之源,其不仅形成了最古老的科学,建立了以对空间与时间有效规划为核心的早期知识体系,而且也直接决定了中华文明的诞生。
而就天文学与文明之间的联系而言,《周易·乾·文言》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一句表达了古人对于天文学与文明因果关系的思考,其中“见龙在田”为因,“天下文明”为果。而为了尽可能保证天文观测的精确性,古人发明了“表”,以通过对日影的辨别来了解时间的变化,例如天象“龙抬头”所对应的时间节点始终为“二月二”,如此长期的天文观测令古人意识到“天不言而信”。《郭店楚墓竹简》中提出“至信如时”,即为天文学与文明之间的因果关系。
“文明”之词重在于“文”。随后,冯教授展示了一组关于“文”字的甲骨文进一步阐释,甲骨文中的“文”字更像是人与心的象形,“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据此,中国古代文明观实则指的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以此界分人与兽。古人是以“信”和“孝”来描述道德,鉴于“孝”乃“信”之延伸,故中国古时的道德是以信而论,而“诚信”这一形而上学的概念则是古人通过对客观天文现象的观察而获悉。
诚然,天文学的进步是伴随着先民观象活动的精确化逐步完成的,而古人用于观象的基本仪具就是“槷表”。这里冯教授介绍到,表与髀股的通训体现了一种一脉相承的制度传统,发现于河南濮阳西水坡的槷表被认为是人髀骨的象征。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规律的生产实践使他们逐渐觉察到自己的身影不仅会随着时间的早晚而改变方向,还会随季节的不同而改变长度,最终建立起日影与时空的联系。随着天文观测的进步,人们为提高测影的精度而发明了髀表以取代人体测影。冯时教授结合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蚌塑星象图指出,先贤以“髀”作为槷表名称的这一传统显然是对人体测影历史的客观体现。公元前五千纪中叶的西水坡原始宗教遗存,其北斗杓柄以两根人的髀骨为表现,是夏至测影之表的象征。
在讲座的最后,冯教授总结到,观象授时是中国文明起源时期公共权力形成的可能途径。根据观象与祭祀之间的联系,可以推测出,华夏文明的早期国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以“敬授民时”。中国人讲的文化是以德为文,对制度和思想不变的传承就是文明,只有积累深厚了,才能教化于人。
万朝林在总结中讲到,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传承八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一事实意味着中华文明具有着其他文明不可比拟的优秀传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道德体系、知识体系与礼仪制度所构成的文明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通过冯教授的讲解,我们对中华文明之起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由衷被冯教授对华夏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所折服。正是因为有冯教授这样的学者接续努力,才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的重大学术课题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进而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人类文明中的独特贡献,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新疆政法学院作为新疆唯一的政法类大学,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兵团、新疆乃至国家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民族团结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职责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使命号召,希望老师们充分发挥宣传育人、文化育人的职能,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和感受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培养具有历史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